淘宝商品差评率的计算公式为:**商品差评率 = 近30天描述相符被评价1星或2星的次数 / 近30天确认收货订单笔数 × 100%**。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核心公式与统计规则**
1. **分子(差评次数)**
- **定义**:买家在“描述相符”维度给出1星或2星的评价次数。
- **注意**:
- 仅统计“描述相符”维度的低分评价,其他维度(如物流、服务)的低分不计入。
- 若买家未评价,系统不会默认好评,因此分母仅包含实际确认收货的订单。
2. **分母(确认收货订单笔数)**
- **定义**:近30天内买家确认收货的订单总数(以物流签收时间为准)。
- **剔除场景**:
- 未确认收货的订单(如退款订单、未签收订单);
- 系统判定的恶意订单或商家投诉成功的异常订单。
3. **时间范围**
- **统计周期**:前31天至前2天(例如3月31日的数据,统计2月28日~3月29日的订单)。
- **动态更新**:每日更新,随新评价加入实时变化。
---
### **二、得分规则与影响因素**
1. **得分档位**
- 淘宝根据差评率数值和行业对比划定得分档位(如5分制)。
- **示例**:若行业均值为5%,商家差评率为3%则可能得4分,8%则可能得2分。
2. **数据修正**
- **小数位限制**:展示值可能四舍五入(如实际4.987%显示为5.0%),导致名义值与档位线一致但得分偏低。
- **异常订单剔除**:恶意差评、物流问题差评等经投诉成立后可剔除。
3. **不考核场景**
- 近30天无确认收货订单时,得分为“-”且不参与总分计算。
- 若差评率低于2分线(如行业底部水平),直接得0分。
---
### **三、优化策略**
#### **1. 降低分子(差评次数)**
- **严控商品质量**:
- 加强供应链管理,抽检商品资质,避免劣质商品上架。
- 优化包装防护,减少运输损坏(尤其易碎品或高价商品)。
- **引导合理评价**:
- 通过售后卡、客服沟通提醒买家客观评价,避免因操作失误(如误评)导致低分。
- 对非质量问题的差评,可提供补偿(如优惠券)换取修改评价(但需谨慎,避免违规)。
#### **2. 提升分母(确认收货订单量)**
- **提高转化率**:通过促销活动(如限时折扣)、精准流量投放(直通车)增加成交。
- **优化物流体验**:选择可靠物流合作方,缩短配送时间,减少物流差评。
#### **3. 处理恶意差评**
- **投诉异常评价**:
- 通过【营商保】-【恶意行为投诉】提交证据(如聊天记录、物流证明),投诉成立后48小时自动剔除相关数据。
- 针对职业差评师或敲诈勒索,保存证据并联系平台介入。
- **下沉差评排序**:
- 通过增加优质评价数量(如引导好评)、设置问答区解释问题,降低差评在页面的曝光度。
---
### **四、常见问题**
1. **为何30天前的差评出现在统计中?**
- 若订单在近30天内再次被评价(如追加评价),会重新纳入统计。
2. **未评价订单是否影响分母?**
- 是,分母仅包含确认收货的订单,未评价订单仍计入分母。
3. **如何查看明细数据?**
- 在【客户之声-店铺考核-商品DSR差评明细】中查看Top100订单明细。
---
### **五、总结**
- **核心公式**:差评率 = 描述相符1-2星评价次数 / 确认收货订单数。
- **优化方向**:提升商品质量、引导合理评价、增加成交体量、处理异常差评。
- **数据监控**:在【生意参谋-客户之声】中定期查看指标得分及明细,对标行业均值调整策略。
通过精准控制差评率,可提升店铺DSR评分、增强消费者信任,同时避免因低分导致的搜索排名下降和活动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