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白底图与拼多多白底图在核心用途(突出商品主体、便于系统识别)上有相似性,但因平台定位、用户浏览习惯及算法逻辑差异,两者在尺寸要求、审核标准、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以下从基础定义、核心差异、使用建议三方面展开对比分析。
一、基础定义:白底图的共同价值
白底图是指商品主体置于纯白色背景(RGB:255,255,255)上的图片,核心作用是通过“去干扰化”视觉呈现,帮助用户快速聚焦商品本身,同时便于平台算法识别商品特征(如形状、颜色、材质),从而提升商品在搜索、推荐等场景的曝光效率。
无论是淘宝还是拼多多,白底图均被广泛用于:
搜索结果页:作为“商品名片”快速传递核心信息;
类目筛选页:配合属性标签(如颜色、尺寸)展示商品;
推荐算法:通过纯底图的高识别度,匹配用户搜索意图(如“白色运动鞋”)。
二、核心差异:淘宝vs拼多多白底图的具体规则
对比维度 | 淘宝白底图 | 拼多多白底图 |
---|---|---|
1. 应用场景优先级 | 覆盖全场景,尤其强调搜索推荐与类目页(淘宝用户更依赖搜索主动购物)。 | 侧重活动页与低价爆款推荐(拼多多用户更倾向“低价心智”,白底图用于快速展示“性价比”)。 |
2. 尺寸与比例 | 主流要求:800×800像素(正方形)或1:1比例(部分类目支持更大尺寸如1200×1200)。 | 无固定比例,更灵活(常见1:1或3:4),但要求“主体占图≥70%”(避免过度留白)。 |
3. 背景纯度要求 | 极严格:背景需为纯白色(无渐变、阴影、反光),边缘无杂色(系统自动检测,违规会拒审)。 | 宽松:允许轻微渐变(如乳白、米白),但禁止明显阴影或杂物(需人工审核判断)。 |
4. 商品展示要求 | 强制“去商业化”:禁止任何文字、logo、水印、促销标签(如“特价”“包邮”)。 | 允许轻度装饰:部分类目(如服饰)可添加“场景化标签”(如“显瘦”“新款”),但需弱化不遮挡主体。 |
5. 审核严格度 | 系统+人工双重审核:AI自动识别背景纯度、主体完整性,违规直接下架(如背景有阴影)。 | 人工审核为主:侧重“商品信息清晰度”,对背景纯度容忍度更高(如轻微褶皱不影响)。 |
6. 功能延伸 | 关联“淘宝拍立淘”:用户上传图片搜索时,白底图因高识别度更易被匹配。 | 关联“多多搜索”:侧重“关键词匹配”,白底图用于辅助算法提取商品属性(如“白色T恤”)。 |
三、使用建议:商家如何应对差异?
对于同时运营淘宝与拼多多的商家,需针对性调整白底图策略,避免“一张图打天下”导致的效率损失:
1. 淘宝白底图:极致标准化
核心目标:通过高识别度匹配搜索流量。
操作要点:
严格按1:1比例制作(800×800或1200×1200),背景用专业摄影棚/纯色背景布拍摄;
商品需完整入镜(如服装需展示整体,避免局部),边缘无反光(可涂抹消光剂或后期去光);
禁用任何文字/logo(包括店铺水印、促销信息),确保“纯商品+纯背景”。
2. 拼多多白底图:突出性价比与场景感
核心目标:通过清晰信息匹配低价心智。
操作要点:
允许轻微背景渐变(如米白),但主体需占比≥70%(避免大面积留白浪费视觉空间);
可添加弱装饰(如“显瘦”“9.9元”小标签),但需用浅色字体(如灰色),不遮挡商品细节;
侧重展示“使用场景”(如“夏季短袖T恤”可搭配模特半身场景,但背景仍保持纯净)。
四、总结:本质相同,规则各异
淘宝与拼多多的白底图底层逻辑一致(通过纯底图提升商品识别效率),但因平台用户行为差异(淘宝重搜索、拼多多重推荐)和算法侧重(淘宝严审核、拼多多宽审核),具体规则存在显著差异。商家需根据平台特性调整图片细节,以最大化流量获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