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首次品退率的计算公式为:
**首次品退率 = 近30天支付订单中发起退款且首次原因为商品质量或品质相关的订单笔数 / 近30天支付且已签收订单笔数 × 100%**
**一、关键规则解析**
1. **分子(品质退款订单)**
- **统计范围**:买家首次发起退款时选择与商品质量相关的退款原因(如材质不符、做工瑕疵、描述不符等)。
- **特殊情形**:
- 若买家后续修改退款原因(如从“质量问题”改为“不想要”),仍按首次原因统计。
- 若一笔订单在30天内多次发起退款(如部分退货后再次全额退货),仅计为1笔订单,避免重复计算。
2. **分母(支付且已签收订单)**
- **统计范围**:近30天内已完成支付并确认收货的订单(以物流签收时间为准)。
- **剔除场景**:
- 未签收订单(如售中退款);
- 系统判定的恶意订单或商家投诉成功的异常订单。
3. **时间周期**
- **统计时段**:前31天至前2天(例如3月31日的数据,统计2月28日~3月29日的订单)。
- **生效时间**:订单需在近30天内完成支付,超过30天的订单即使退款也不计入。
---
### **二、得分规则与影响因素**
1. **得分档位**
- 淘宝根据首次品退率数值和行业对比划定得分档位(如5分制)。
- **示例**:若行业均值为2%,商家品退率为1.5%则得5分,3%则可能得3分。
2. **数据修正**
- **小数位限制**:展示值可能四舍五入(如实际0.05674%显示为0.0567%),导致名义值与档位线一致但得分偏低。
- **异常订单剔除**:恶意退款、物流问题退款等经投诉成立后可剔除。
3. **不考核场景**
- 近30天无支付订单或无退款数据时,得分为“-”且不参与总分计算。
- 若品退率低于2分线(如行业底部水平),直接得0分。
---
### **三、优化策略**
#### **1. 降低分子(品质退款)**
- **严控商品质量**:
- 加强供应链管理,抽检商品资质,避免劣质商品上架。
- 优化包装防护,减少运输损坏(尤其易碎品或高价商品)。
- **明确退款原因引导**:
- 对非质量问题的退款,引导买家修改原因(如“尺码不符”替代“质量问题”)。
#### **2. 提升分母(支付订单量)**
- **优化商品描述**:确保标题、详情页与实物一致,减少预期不符导致的退款。
- **提高转化率**:通过促销活动(如限时折扣)、精准流量投放(直通车)增加成交。
#### **3. 完善售后服务**
- **及时处理售后**:对退款申请快速响应,避免平台介入判责。
- **提供补偿方案**:对退货用户赠送优惠券,促进复购并降低损失。
---
### **四、常见问题**
1. **为何30天前的退款出现在统计中?**
- 若订单在近30天内再次发起退款(如售后未妥善处理),会重新纳入统计。
2. **如何申诉异常退款?**
- 通过【恶意行为投诉中心】提交证据,投诉成立后48小时自动剔除相关数据。
3. **换货或维修是否计入?**
- 不计入首次品退率,仅统计直接退款订单。
---
### **五、总结**
- **核心公式**:首次品退率 = 品质退款订单数 / 支付已签收订单数。
- **优化方向**:降低商品质量问题、提升服务效率、引导合理退款原因。
- **数据监控**:在【生意参谋-客户之声-商品体验】中定期查看指标得分及明细,对标行业均值调整策略。
通过精准控制首次品退率,可提升店铺权重、降低平台抽检风险,同时增强消费者信任与复购率。